• 首页

    HOME
  • 关于冠领

    ABOUT US
  • 专业团队

    TEAM
  • 专业领域

    EXPERTISE
  • 冠领新闻

    NEWS
  • 冠领视频

    VIDEO
  • 冠领荣誉

    HONOUR
  • 胜诉案例

    CASE

警惕!网络犯罪分子借“疫”行骗

  什么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的行为。

  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延迟开学,但“停课不停学”,大多数学校都选择了网络教学。

  随之而来,新型网络诈骗也浮出水面。近期,一些老师、家长反映,有不法分子在QQ群、微信群中冒充学校老师博取信任,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缴纳各种学杂费,从而使部分家长上当受骗。

  2月17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谨防有人利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名义进行网上收费诈骗的预警(2020年第1号预警)》,建议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群体,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开展线上学习的同时,对借机收取相关学杂费用的行为,要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多一份警惕,少一份损失。如果发现了可疑的“老师”,要及时与校方核对,必要时及时报警。

【案例】

  2月11日,浙江某市汤先生在儿子的班级微信群里收到一个“班主任”发来的缴费通告:因疫情延误,经校方讨论,现在收取教学辅导费500元。随着该通告还发了一个收款二维码。汤先生也没有多想,按照“班主任”的要求操作完成。然而不一会儿,汤先生与班主任电话联系确认辅导费时,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群里的“班主任”是假冒的,借用了真班主任的头像和名字。

  这种网络诈骗通用的“套路”就是:1.先大面积撒网,混入QQ群、微信群,然后更改昵称、头像,骗取信任,一旦有空可钻,就发布虚假消息和二维码或收款链接,实施诈骗。

  此种作案手法在这段时间屡见不鲜,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实性,学校这种机构一般不会采取网络收费,当看到此类消息时,应先与老师取得联系,核实信息真伪。更提醒校方要加大对家长群、班级群的管理,可以开启入群验证功能,确保对每一位入群者都要实名验证,对身份存疑着,要尽快踢出。

  疫情当前,各种骗局花样翻新,“我在网上买口罩被人骗了”、“我在网上借钱被人骗了”、“我在网上点击疫情连接被人骗了”等受骗信息常常见诸媒体,令人愤慨。网络诈骗现象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就是有人防骗意识淡薄,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面对网络诈骗,北京冠领(西安)律师事务所提醒大家,作为一名“网民”要做的始终是:

  不轻信:网络交易时,要多次核实对方信息;

  不泄密:对索要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电话谨慎对待,拒绝提供敏感信息;

  不链接:若收到陌生人发来的好友申请、付款连接,切勿轻信;

  不汇款:切勿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自己提高警惕的的同时,也要提醒亲朋好友注意防骗。

  在此也想提醒网络“行骗”的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借“疫”行骗,必受法律制裁。

 

撰稿:郭智琪
类型:C 类稿
编辑:侯学飞
审稿:张主编
法务:杨玲玉